欢迎访问广西林科院官网!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报道 >

广西“十四五”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万亿元林业” 科技大攻关助力林业强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10  作者:    来源:广西日报  总浏览:2223  今日浏览:9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本报记者 袁 琳 通讯员 刘晓蔚 张 雷

“十四五”进入第三个年头,广西林业一枚枚新的“绿色金牌”纷至沓来——

先说用材林,木材产量从“十三五”占全国四成多提高到五成,国产木材每两根就有一根产自广西。次看经济林,油茶测产又创新高,最高单产、平均亩产持续刷新国内外纪录。再看生态建设,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地表水水质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全国第一的地位。综观林业经济,继成为全国最大木材产区之后,广西又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板材产区,2022年全区林业一二三产总产值超过8800亿元,“十四五”期间广西在全国率先实现“万亿元林业”几无悬念。

这些全国之最、世界纪录,是广西牢记领袖嘱托,以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生动实践。当前,广西林业部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林业科研人员奋力攻坚,助力广西从林业大区奔向林业强区。

广西松杉桉

顶起国产木材半边天

“十四五”开局之际,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建设的全国首个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正式实施,目标是到2025年,将广西基本建成森林生态美、林业产业强、林区百姓富、生态文化兴的现代林业强区。

之前历经数十年努力,广西以松杉桉为主体的用材林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省区。目前,广西松杉桉总面积发展到1亿多亩,以占全国约5%的林地生产出全国约50%的木材,单位林地年均产材量无出其右。对松杉桉三大树种的创新性领先性研究,正是广西林科院的长期努力和独特优势。

经过近30年联合攻关,广西建成全国最大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基因库和松树良种繁育基地。广西林科院选育的桐棉松种源和第1代优良家系,每亩年蓄积生长量分别达到2.31立方米和2.61立方米,两度刷新中国马尾松生长最高记录。在全球200多个松类树种中,其遗传改良水平和遗传增益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目前广西松树面积3475万亩,占全区人工林面积约25%,贡献全国50%以上的松脂产量。

1957年起,围绕杉木丰产关键技术,广西林科院杉木研究团队持续攻关,使得种业工程技术创新和大中径材高效培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效果被总结为“3个2”——每年生长2厘米粗、2米高,每亩生长量2立方米,比国家标准高出整整一倍,创下全国杉木产量之最。

作为外来树种的桉树,自20世纪80年代在广西系统引种、规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产木材的冠军树种,以占全区20.4%、全国1.38%的森林面积,生产出全区80%以上、全国30%以上的木材。

40多年来,广西选育出桉树良种52个,在我国华南地区及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累计推广造林超过1亿亩,良种使用率100%。桉树良种每亩年均蓄积生长2.0—3.2立方米,比普通品种增产70%—80%。

特色经济林

争创百亿元千亿元新产业

油茶是广西传统特色经济林,长期以来处于野生滥长、广种薄收状态。在国家实施木本油料发展战略的激励下,广西林业科研人员多方引进新种,大力选育良种,悉心培植优苗,直到新造油茶林实现“百分之百良种、百分之百大苗、百分之百花果苗”。

良种良法新造林和大规模改造低产林连年同步并举,短短十来年,之前“散乱差”的油茶变成了广西经济林的领军产业。最新测产结果显示,横州市香花油茶示范基地亩产茶油达到121.6公斤,再度刷新全国茶油单产纪录。香花油茶是广西林科院2012年发现的山茶属短柱茶新物种,之后选育选优、适地适土大力推广种植,果油率、亩产油等指标一而再、再而三创造全国之最、全球之最,出油量比其他品种多出一半甚至一倍。

在油茶种植面积超过850万亩的基础上,广西正在实施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奋力实现“千万亩面积、千亿元产值”计划,为全国木本油料发展树立新标杆。

广西八角、肉桂一直独拥全球过半乃至更多的产量。广西林科院对这对“八桂”香料的研究从不松懈,建立八角优良种质基因库,对低产林进行综合改造,嫁接后八角5年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1000—1500公斤,产量提高60%以上,每亩纯收入近万元。肉桂研究则形成一套中大径材板桂林培育关键技术,单株产量比对照林分提高206.06%,单位面积增益30%以上。

种植面积和产量独占全球大半乃至更多的广西香料,还有茉莉花及其花茶、罗汉果及其系列产品、金花茶及其系列产品等,其中横州茉莉花、桂林罗汉果均已成为百亿元产业。紧随其后,香樟、白千层、沉香、桂花、山苍子等木本香料,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也竞相产业化发展。

木竹加工链

立起林业强区大支柱

“十二五”至今,广西木材产量由占全国三成、四成再到目前五成,从第一产业起跑,一步步奠定、巩固林业大区的地位。然而,要建设现代林业强区,还要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接力,方能在全国率先登上“万亿元林业”大台阶。

广西林科院院长李开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广西林业科研要聚焦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奋力建设现代林业强区,将攻关方向从珍稀动植物保育、林木种质资源创新、良种良法支撑资源高效培育的一产领域,联动木竹材加工、林产品开发利用强化提质增效的二产领域,延伸至升级生态环境、森林文化康旅、“两山”理论实施转化生态服务的三产领域,努力实现从林业生态建设到产业发展各领域科技创新的全覆盖。

从2023年起,广西打造万亿元林业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突破”的节奏推进,其重点领域的科研工作,大多已经走在了前面。

近年,针对人工林速生桉木出材率低、易开裂变形和木质松软密度小、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广西林科院攻克了一系列加工关键技术,支撑建成年产1000套桉木实木门生产示范线、年产8000万支实木衣架生产示范线,并开发建设了桉树人工林木材材性数据库;开发家居用和结构用新型重组木新产品,附加值较常规人造板产品提升4—6倍。

科学技术的“黏合”,促进了广西林业二产有效衔接一产,补齐短板后来居上,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产区,继而延伸下游链条,发展高端绿色家具家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极。2021年,广西木竹加工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林业经济的最大支柱;2022年,在全区39个工业大类中,木材加工和造纸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6%,稳居首位。

八桂好生态

青山绿水蓝天金不换

2017年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度到广西考察,都讲了同样一句话:“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广西林科院党委书记尹国平说,广西要保持和发展“金不换”的生态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广西林业系统特别是科研部门任重道远,需要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广西的国土面积大半是森林,森林综合生长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近年来,国家层面专家研究表明,广西植被吸碳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倍,已超过全区工业排碳量,在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走在各省市自治区前面。

2022年完成的全国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显示,与2018年完成的第三次调查结果同口径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720万亩,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2.9%,连续3年提升。

石漠化治理研究正是广西林业科研的一个攻关方向,项目系统评价并筛选出一批适宜石山速生的优良树种,构建了落叶与常绿用材、用材与药材、用材与饲料3种类型8种复合栽培模式,其中5种模式在石山地区大力推广。

调查数据表明,广西陆海两界特有的珍稀物种、濒危物种无可替代,特有值在全国排名第一。

广西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与多年来的悉心保护、及时抢救息息相关。2022年,林业部门实施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人工繁育的1000株膝柄木、100株元宝山冷杉、50株德保苏铁,分别回归野外。广西林科院在全球首次攻克穿山甲人工繁育难题,成功实现穿山甲“四代同堂”。

广西林业一产全面领先、二产后来居上、三产方兴未艾,生态优势尽显。牢记领袖嘱托,感悟思想伟力,现代林业强区建设必将让南疆广西更壮更美。